|
二月二·青龍節(jié)青龍節(jié) 隨著2019乙亥年“春節(jié)”的漸行漸遠,時光的步履又將邁入我國農(nóng)村的又一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——二月二“青龍節(jié)”。 二月二青龍節(jié)又叫“龍頭節(jié)”,傳說是龍?zhí)ь^的日子。這一節(jié)日,究真溯源,還很有意義和名頭。 該節(jié)日最早可溯源至伏羲氏時代。華夏民族人文先始創(chuàng)世之神伏羲氏十分“重農(nóng)桑、務耕田”,每年二月初二,都必須“皇娘送飯,御駕親耕”。到周武王時,每年這一時日還要舉行盛大儀式,號召文武百官親耕,倚重農(nóng)事。在這一意義上,民間也把二月二稱作“春耕節(jié)”。到了明清時期,才開始把這一天稱作“龍?zhí)ь^”。且二月二正值“驚蟄”節(jié)氣前后,而冬眠了整個冬天的蛇、蚯蚓、青蛙等很多動物隨著春天的陽光和春雷被夢中驚醒,人們期望龍也在這個時候出來,以鎮(zhèn)住一切毒蟲為害農(nóng)桑,使得農(nóng)民獲得豐收。因之,衍生出了“二月二,龍?zhí)ь^”的說法。 關于“龍頭節(jié)”,在民間亦有另一傳奇故事。說的是大唐高宗李治駕崩后,武則天旋即當權,先立其子李哲、李旦為中宗、睿宗,又先后廢黜。永昌二年(公元690年),又廢唐改周,自立為帝,稱周武皇帝。然這可惹怒了玉皇大帝,他傳命太白金星告諭四海龍王,三年內(nèi)不得降雨人間,以示懲戒。故而于當年從立夏至寒露的150多時日里滴雨未下,因致大地干涸,莊稼枯死,一時哀鴻遍野,民不聊生。這一人間慘象,被掌管天河的的玉龍看在眼里,憫忍難耐。他冒著違犯天條之風險,張開大口,喝足天河之水,私自布雨,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。玉龍這一義舉,無疑惹惱了玉帝,遂將其打入凡間一大山之下禁錮受苦而無可脫身。同時,玉帝還在山前立一通石碑,上刻四句話:“玉龍行雨犯天規(guī),應受人間千秋罪;若想重上凌霄殿,除非金豆開花時。” 人們知此消息后,為救玉龍重上云天,再掌天河,決心找到能開花的金豆,然而歲去春來仍無結果。直到次年二月初一忽見一老嫗肩負一袋苞米粒行走于集市。因布袋扎口不牢,致金黃色的苞米粒撒了一地。此刻,人們見苞米粒從形到色都酷似金豆,隨即脫口:“這苞米粒多像金豆呀!若放在鍋里來炒,不就爆出金花了嗎?”由是大家商定,于二月初二,家家戶戶同爆苞米花,以賀“金豆開花”。這種情景被玉龍看見后好生歡喜,便大聲喊道:“太白老頭兒,金豆開花了,還不快快將我放出?”太白金星老眼昏花,看了看,果然是金豆開花,便將壓在玉龍身上的大山移開,玉龍順勢一躍騰天,再降甘霖。 俗話說,“龍不抬頭,天不布雨!饼埵窍槿鹬铮质呛惋L化雨之主宰,更是華夏民族膜拜之圖騰。農(nóng)歷二月初二,人們祈望龍?zhí)ь^興云布雨,滋潤萬物,以獲農(nóng)稼豐收。民間也有于這一天剃頭的風習,認為這將會使人鴻運當頭、福星高照。因此,民諺就說:“二月二,剃龍頭,一年都有精神頭!痹诔煽h及周邊廣大農(nóng)村,過去就有“二月二,龍?zhí)ь^,跳蚤害蟲打入灰里頭”的說法。并于二月初一大掃除,同時以炕灰和灶灰圈撒房前屋后墻角、墻線等潮暗之處,以防蛇、蝎等的蟲害,祈求吉祥平安。至于二月二爆米花的習俗,直至今日,依然傳承不衰,盛為熱烈。 甘肅紅川酒業(yè)有限責任公司 上一篇員工文苑 | 指尖的守護下一篇驚蟄 | 溫酒一壺聽春雷 |
紅川酒業(yè)版權所有 Copyright@2013-2018
隴ICP備13000050號 甘公網(wǎng)安備62122102000315號